文献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作者简介:林学启,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教授。
长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作了创新性发展,对人民至上作了系统性阐释,更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探索出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完整方法体系。
科学的理论指引是行动先导。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在团结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百余年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传承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质。
正确的战略策略是动力引擎。战略策略是政党实现历史任务和既定目标的行动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谋划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战略策略制定要坚持人民性与目的性、价值性和时代性相统一。
完善的制度建构是有力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强调“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制度建构上保障和支持人民主体地位,为谋划和推进改革中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科学的工作机制是重要抓手。群众路线是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人民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
先进的典型示范是有效路径。先进典型是党领导人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榜样,是时代价值的标杆。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典型示范文化建设,构建系统科学的先进典型教育体系,激励先进、鼓励创造、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坚定的打铁硬身是关键所在。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必须科学把握管党治党的内在规律,不断加强管党治党的主体性建设,紧紧抓住管党治党的关键节点,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新征程上,只有用好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方法体系,站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才能确保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