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中国式现代化:‘十四五’回顾与‘十五五’前瞻理论研讨会暨《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首届编委会议”在山东青州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东岳论丛》编辑部、《理论学刊》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社科院、山东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等高校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期刊编辑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由山东社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凤祥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致辞。高自龙在致辞中强调“十五五”规划纲要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关键路线图,也是当前学术界理论研究、智库研究与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根本遵循。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推行的学术共同体办刊模式,其核心是通过学者编委的深度参与和严谨的评审机制,确保学术成果筛选的公正性与高质量。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从理论指引、区域实践等维度分享了精彩见解。
山东社科院党委书记袁红英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正在呼唤并催生与之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体系。她强调,这一理论创新扎根于中国独特的历史轨迹、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不仅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指导,也为完善全球治理、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展现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中央文献出版社社长郗卫东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指出未来需聚焦巩固扩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及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
广东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廷惠向大家介绍了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的担当与实践。她表示,广东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经济总量连续三十余年居全国首位,并正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持续领跑。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廖祖君分享了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经验。他表示,四川呈现出创新动能加速汇聚、协调格局持续增强、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发展成果共享普惠的特点。他提出要进一步要发挥成都的主干核心功能,通过城乡融合,共同发展。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凯南向大家介绍了党校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党校期刊的思想引领力、学术影响力,不断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社长魏建指出,学术期刊是服务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学术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山东大学持续强化学术期刊建设,并深度推进期刊与学科的融合互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体制改革》责任编辑徐明详细介绍了“学术世界”数字平台建设和《体制改革》近年发稿情况。他同时全面介绍了编委会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编委的职能权限,让与会专家深入了解期刊发展背后的创新举措和整体发展思路。
山东潍坊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赵绪春出席会议,对全体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潍坊与国内知名高校携手,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平台共建等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他指出在“十五五”时期,潍坊将以创新为核心动能,统筹产业发展、对外开放与民生福祉,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圆桌会议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副主任许晖主持,编委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选题、“学术世界”平台建设、学术共同体建设、《体制改革》期刊未来发展方向等展开研讨。与会编委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术世界”平台在促进学术精品传播、加速成果共享方面的积极作用,要不断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以激发创新活力。与会编委一致强调要加大对青年学者的扶持力度,通过稳定支持、搭台架梯等方式帮助他们成长;同时,一致同意要不断提升中国学术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优化期刊专栏策划及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更好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