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2025年8月5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举办了主题为“专栏建设与融合发展”的期(集)刊暑期工作研讨会。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游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学报》编审姬建敏,《齐鲁学刊》主编赵昆、学校各期(集)刊代表及人文社科期刊社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了会议研讨。

主题报告环节由人文社科期刊社社长魏建主持。他指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深入探讨高校学术期刊的专栏建设和融合发展之路,助力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从哲学视角就数智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历史辩证法进行了阐述,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数智时代的历史必然性或发展规律。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首先应当正确认识该时代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重庆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游滨介绍了“渝出版”的缘起和意蕴,总结了“渝出版”在期刊特色栏目打造、期刊融合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河南大学学报》编审姬建敏从编辑审稿、编辑编稿、编辑校稿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编辑应该“审什么”“怎么审”“编什么”“怎么编”“校什么”“怎么校”六个问题。
交流研讨环节由人文社科期刊社副社长丁培卫主持。《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民俗研究》《周易研究》《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制度经济学研究》等30余家人文社科期(集)刊代表就刊物的办刊现状、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办刊方向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就人文社科期(集)刊栏目建设、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魏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期(集)刊要打开办刊思路,“跳出刊物来办刊”,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和学科影响力,扩宽稿件来源,提升稿件质量,同时应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既要有底线意识,又要有高度觉悟。人文社科期刊社将一如既往地为期(集)刊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未来将重点关注寻找人文社科期刊“山大方阵”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以期推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集)刊的集群化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