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刊文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载转摘

发布日期:2025-05-07

近日,《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25年第1期刊发的《ESG信息披露中的重大性标准》一文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4期主体转载。该文作者耿利航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翔宇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文章指出,伴随公司可持续金融范式转型,ESG信息披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自愿的ESG信息披露市场实践面临披露有效性欠缺的问题,发达资本市场形成了推进ESG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改革的趋势。信息披露制度以重大性标准为基础构建,起源于美国的传统重大性标准仅从经济与财务单一角度出发,给ESG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改革造成了程序与实体两个层面的阻力。欧盟提出双重重大性标准,认为重大性标准应具备面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双重意涵,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了ESG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改革。总结比较国外经验,中国证券法的重大性认定实质采用的价格影响标准在ESG信息披露中存在内生困境,双重重大性的引入又存在披露过载、提升合规成本、诱发道德风险的潜在问题。在ESG信息披露中,重大性认定标准仍需从“理性投资”角度出发,旨在满足ESG理念下投资者异质化信息的需求。

此外,本刊刊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的舆论生态挑战与治理进路》一文获《新华文摘》2025年第9期论点摘编。该文作者张文祥系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对舆论生成和走向的设置会分割舆论主流观点、控制舆论传播路径、诱发新型舆论风险,主要表现为公权力受到遵循资本与技术逻辑运作的私权力挟持,定制化的情感偏向信息营造虚假意见环境,虚假视觉信息生成引发舆情并误导舆论走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的舆论治理应以数据基础设施的统合实现“中台”治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侧芽效应以破解顶端优势带来的治理困局,构建以“FAITH”为核心要素的治理体系以消除新型舆论治理的悬浮状态,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舆论结构和社会实践。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 reserved